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召开学术研讨会

来源: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发布时间:2021-02-05浏览次数:221


      24日上午,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举行。本次会议围绕上海高研院2021年度计算+”重点科研攻关方向,邀请了来自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生科学院、机械学院、能源学院、建工学院、航空航天学院、光电学院、信电学院、数学学院、国际联合商学院、公管学院、浙大一院等12个学院单位的20余位教授,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齐聚一堂,开展学术讨论,分享最新科研成果和学术观点。上海高研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出席会议。


 

      周如鸿院长首先对与会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他系统介绍了上海高研院“1+3+X”全链条科研创新生态架构,回顾了20206月以来上海高研院建设进展情况及上海市相关政策。他衷心希望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能与大家一道,按照上海市有关要求和学校总体部署,在助力上海市加快建成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中心、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支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取得进展。


 

      随后,与会专家们从“计算+”角度出发,分享了各自研究领域的基础理论、核心技术和场景应用等。

 

      围绕“计算+AI”领域,吴飞教授从理论、模型和系统等方面阐述了计算+”机器学习系统和平台;黄科杰教授介绍了感存算一体人工智能硬件架构研究;李玺教授介绍了结构自适应自演化的高级机器学习方法研究;赵毅教授介绍了混合器件下神经形态计算架构和芯片。

 

      围绕“计算+金融领域,杨小虎教授介绍了大规模时序图谱实时计算和智能分析技术及在金融风险防控等系统的应用;文武教授介绍了区块链基础硬件设施的设计、实现、应用及标准化的研究。

 

      围绕“计算+生物领域,周如鸿教授分享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肿瘤免疫疗法的抗原设计、阿尔茨海默病的纳米药物设计和新冠病毒突变后突刺蛋白的功能探究等方面研究;杨小锋教授介绍了脑损伤人工智能数据库与云平台及基于人工智能的脑外伤影像学诊断和临床应用研究等。

 

      围绕“计算+工程领域,罗坤教授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多相湍流燃烧、血管手术、智慧环境等工程领域的应用研究;曲绍兴教授介绍了高性能材料的多尺度多层级力学设计与计算;刘振宇教授介绍了数字孪生和相关的语义建模、可信仿真、智能预测等关键技术;黄铭枫教授介绍了海上风机的大型化和风电场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智能化;张庆海教授介绍了基于数学理论和人工智能建立多相流及界面问题的普适模型;何赛灵教授介绍了高光谱图谱技术及结合人工智能开展的监测、预警、溯源等应用。

 

      最后,与会专家就上海高研院平台建设和创新策源能力建设项目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上海高研院将结合专家们的意见建议和研究领域,进一步凝练科研方向,谋划重大项目,争取早日实现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