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下午,浙江大学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计算机软件研究所副所长、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杨小虎教授作客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第八期“计算+”学术沙龙,为全体人员作了题为“计算+金融的技术演进与挑战”的学术报告。
在一个多小时的报告中,杨小虎教授循序渐进,以当代金融基本情况和特点为着手点,细致地讲解了浙江大学道富技术中心的部分项目开展情况。着重展现数据原生这一金融技术架构以及基于超大规模时序关联图数据的图推理机等计算+金融前沿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
教授指出,浙江大学道富技术中心从2001年成立时十几人的规模到今天已经成为上千人的全球化金融软件研发中心,在金融科技(FinTech)、大规模金融软件系研发、金融大数据处理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团队始终保持与美国道富公司(State Street Corporation)的良好合作,积极开展全球化金融软件系统研究开发。
杨教授着重介绍了软件再工程(software reengineering):Lattice系统再工程这个案例。道富公司原有的架构非常陈旧,其由百万行C/C++代码组成,当时使用年限超过了15年,运行时文档丢失和故障频发。团队在半年多时间内通过Lattice系统架构,实施了系统再工程,解决了企业遗留系统再造相关难题,交易量达到过去的4倍,获得了合作方的高度认可。“让老的系统重新焕发生机。”紧接着,杨教授介绍了运用于全球外汇交易平台的分布式高性能高可用软件这一案例,特别展现了其灵活的构架、高度的系统扩展性、毫秒级的系统处理时间,以及独立开发的不依赖性等优势。
随后,跟随2020年后金融行业逐步从关注软件转向关注数据的脚步,杨教授向在场人员介绍了浙江大学-浦发银行分布式金融技术联合创新中心的“数据原生的金融技术架构”这一科研成果。其背景是在可预见的未来,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将高度融合,数据是关键要素。而数据原生的理念定义为以数据为核心要素,由数据定义业务及架构,在构建初始即以数据为核心,能够充分发挥数据中所包含的价值,有助于突破思维边界,激发业务创新。他指出,数据原生拥有六大特性:数据可信、数据价值化、全时空、随处访问、智能自治,以及数权明确。以数据原生理念的概念就可以实现数原体,就是以数据为核心,具有行为能力,面向场景需求、围绕行为能力定义技术能力,服务场景的、自治且自适应的数字世界实体。由这些理论和概念,杨教授进一步展示了“数据原生的金融数原体架构蓝图”以及“数据原生的开放生态金融架构示意图”这两个应用场景。在杨教授看来,数据原生的这些特性,将作用于区块链、数据定价、图数据、智能计算,以及隐私计算等前沿技术进步。
报告最后,杨小虎教授介绍了基于超大规模时序关联图数据的图推理机案例,这是一项由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繁星基金支持的计算+金融项目。项目的初衷是迫切需要解决现有金融风控中海量数据实时计算、智能推理以及编程框架难题,实现亿级节点规模下时效性和智能性的双增强,达成风险实时智能防控。杨教授表示,随着项目进展顺利,将实现面向超大规模时序关联图的实时计算、智能推理、编程框架,产生高水平论文、专利、软著;将突破海量时序图谱实时计算和智能分析难题,推动我国大规模时序图谱实时智能分析技术迈向世界领先地位;其成果可在金融风险防控、社会治理、网络空间治理、疫情防控等领域开展应用。
在报告结束后的提问环节,杨教授回答了上海高研院多名科研人员关于虚拟货币、金融安全等领域的专业提问,形成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
今日编辑 : 徐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