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品,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智能教育中心联合打造的人工智能前沿科普有声通识数字图书——《走进人工智能》正式在喜马拉雅平台上线。
为抢抓国家人工智能发展重大战略机遇,主动适应国家人才培养战略需求,构筑人工智能创新后备力量培育优势,推进人工智能前沿科技普及,探索有声通识内容传播,提高青少年人工智能学习兴趣与科学素养。近日,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品,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联合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智能教育中心共同打造了原创人工智能前沿科普有声通识数字栏目——《走进人工智能》,主理人为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吴飞教授。
在《走进人工智能》栏目发布仪式上,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张泽发来祝贺致辞,强调了“国家高度重视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要深化供给侧改革,提高科普的知识含量,满足全社会对高质量科普的需求。青少年群体是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后备力量,有声产品形态让科学内容焕发新的活力,解放双眼、让科学轻松走进碎片化时间的各种应用场景。”
为全面提升公众的人工智能科学素养,《走进人工智能》栏目主要定位非人工智能、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其他人士,尤其以青少年为重要覆盖群体。内容共计十五讲,通过深入浅出的形式,专业、严谨地将硬核知识、技术方法与人文历史、人物故事有机融合,全面、生动地阐述了人工智能的历史发展脉络、技术手段形态、学科交叉研究以及创新人才培养。
“人工智能是研究如何将人类自身所具有的感知、认知、行动、控制和决策等能力通过机器来实现的一门学问。从古希腊文明中的机器人偶和先秦文化中的偃师造人等神话故事中,可以看出古代先人对人类之外智能追求的朴素梦想。”
在《走进人工智能》栏目的发刊词中,主理人吴飞教授提及:“人工智能是一门学问,它也可以是一个赋能系统、一个开源代码平台、一门初高中课程、一个大学本科专业、一种思维方式、甚至是我们每个人每天所生活的“智能社会”空间。”
结合多年在人工智能科学研究、教书育人、社会服务和规划建议中的实战工作经验,《走进人工智能》栏目主理人吴飞教授以“透过人类智能看人工智能”的理念,将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用浅显易懂的内容表述,以期带领更广大的人群,尤其是青少年群体轻松走进人工智能的精彩世界。
在内容层面,精简高质,取其精华,《走进人工智能》栏目以“孕育、形成、发展”的路径梳理了人工智能的历史发展脉络,从“能”与“不能”的角度厘清了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方法,用“学科交融创新”的思路剖析了人工智能与其他学科研究碰撞,借“成天下之才”的底层逻辑提供了人工智能的学习建议。
《走进人工智能》栏目保持了权威、专业、严谨的知识内核,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充分普及人工智能基础知识,传播实用信息,弘扬科学精神。让青少年群体有机会直面前沿重大问题。从诸如“舍罕王赏麦”等适合青少年的小故事出发,逐步延伸到当今“卡脖子”的前沿大问题,极大地拓展科学视野、培养科学思维。此外,青少年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走进人工智能》栏目以人工智能几起几落的发展历程举例,不仅真实地呈现一门前沿科学的发展起伏,也以此引导青少年理性看待成败得失,辩证认识人生顺境和逆境的关系。
目前,《走进人工智能》栏目已正式在音频头部平台喜马拉雅全面上线,免费面向公众开放。扫描如下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全文即可在线收听。
人工智能本身还处于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当前社会对从事“从0到1”的人工智能基础科研和原始创新的研究型人才,以及“从1到N”的将人工智能创新思维转换为产品的工程型人才需求极大。而在人工智能赋能社会与经济的过程中,面向未来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尤为重要,是推动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源泉。培养人工智能创新性人才战略资源力量,构筑人工智能发展先发优势,是推动人工智能生态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教育工作者在这个时代需要承担的历史使命。
作为上海市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合作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自成立以来,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始终坚持围绕前沿基础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积极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和科研育人生态建设,努力搭建育人-研究-产业协同的产教融合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平台。在长三角一体化和科教融合等国家重大战略背景下,不断推动人才链、科研链、产业链和创新链等高层次融合。
在人工智能时代,教材是国家事权体现教育思想、理念和内容,课程是人才培养核心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实训平台是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关键手段。2018年3月,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咨询委员会在北京组织成立了 “新一代人工智能系列教材”编委会,由潘云鹤院士担任编委会主任,郑南宁院士、高文院士、吴澄院士、陈纯院士和林金安副总编辑担任编委会副主任委员。“新一代人工智能系列教材” 包含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算法模型、技术系统、硬件芯片和伦理安全以及“智能+”学科交叉等方面内容以及实践系列教材,形成了理论技术和应用实践两个互相协同系列。为了推动高质量教材资源的共享共用,2020年7月,浙江大学牵头发布了与教材内容相匹配的系列在线开放课程、研制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教平台“智海”,2021年4月,又联合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及华为、百度和商汤等联合推出了全面体现人工智能学科交叉特点的AI+X微专业,以形成各具优势、衔接前沿、涵盖完整、交叉融合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工智能一流教材体系、支撑平台和育人生态。2021年12月,浙江大学牵头(肖俊教授主持),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联合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为、百度、湖南智擎科技有限公司、华院计算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等机构的专家学者,获批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教创新开放平台”,聚焦新一代人工智能大规模在线科研社区发展、人才培养和产教生态培育等重大需求,探索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评价标准,建立科教资源模型与开放共享机制,研发新型科教案例评测部署演化工具链并设计科教资源服务模式,建立突破跨域智能云资源的调度管理技术以优化资源分配和任务调度,最终建设大规模人工智能科教创新开放平台及生态社区,并面向高校和企业开展大规模应用示范。
未来,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将持续探索“突出内涵、促进交叉、赋能应用”的创新性一流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立体、完备的课程知识体系与科普知识体系,全方位地打造中小学信息素养与高校专业知识的贯通衔接培育体系,努力为构筑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培养战略资源。
今日编辑:陈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