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云集|浙江省举办多学科交叉下科学研究暨基金申请经验分享会

来源:上海高等研究院发布时间:2022-02-12浏览次数:119



2月12日上午,由浙江省计算机学会、浙江省计算机行业协会、浙江省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浙江省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浙江省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主办,浙江大学出版社承办的“多学科交叉下科学研究暨基金申请经验分享会”,通过bilibili直播间、微信视频号等线上平台举行。(注:回看会议链接见文末)


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武传宇出席会议并致辞。他指出,自然科学基金以支持基础研究为主,鼓励源头创新,支持自主选题和战略引导相结合,鼓励自由探索和需求导向并举。推动基础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学科交叉。学科交叉正在成为科学发展的主流,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要利用不同学科之间依存的内在逻辑关系,在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交叉和综合,可实现科学的整体化,是知识生产的前沿。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打造有温度可信赖的科技工作者之家,积极搭建各类平台,全力支持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展学术交流、科学研究、建言献策等工作。

 


随后,由浙江省计算机学会理事长庄越挺教授致辞。他简要介绍了浙江省计算机学会的历史、过去一年举办的活动及取得的成绩,对全体会员和浙江省科协的大力支持表示由衷感谢。他表示新的一年学会要继续努力加强内部建设和开展外部活动,针对会员需求开展各种各样特色品牌的学术性活动,为浙江省计算机领域的高校、企业单位和人才搭建平台,促进各领域的共同融合。最后,他希望学会联合浙江省三个计算机类专业教指委、浙江大学出版社等单位举办的这次“多学科交叉下科学研究暨基金申请经验分享会”能给广大科技工作者申请基金有所帮助、有所启迪。

 


接着,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一部研究员宣晓冬对浙江省自然基金2022年信息领域基金资助等问题进行解读,内容包括基础研究要勇于探索,突出原创,更要应用牵引、突破瓶颈,解决国家 “卡脖子”问题中涉及的基础研究难点。要研究真问题、要真研究问题,从实际中找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科学研究也要为国家培养人才。要重点抓好完善评价制度等基础改革,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智慧健康研究院院长厉力华教授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谈了自己的认识和体会:(1)青年、面上、重点项目的区别。①从深度与广度上讲,青年项目主要是培养青年人才;面上项目重视自主选题,创新研究;重点项目需要在一些重要领域有所突破。②从项目负责人来看,青年项目重视创新潜力;面上项目了解某些领域的一些现状和动态等;重点项目在某个领域中凝练重要科学问题。(2)项目申报的几个要素。①实力:包括个人实力、团队实力、单位实力。这是一个综合性的体现。②写作:要吸引人,要能说服人。要有假说,要有验证。选题恰当,扬长避短;逻辑清晰,环环相扣;语言流畅、图文并茂。这是可以短时间提升的。③关系:关系不等于不正之风,它的内涵包括在领域内的影响力、科研声誉、认同度等,是软实力的综合体现,可通过访问交流与合作、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来获得。这是需要长时间积累的。④运气:由于申报数量、质量以及评审专家个人喜好和背景的不同,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和相对性。


厉力华教授强调:实力是基础,写作是关键;写申请书不仅是为了获得项目,而是研究工作的思考和规划;只有做好自己才能有更多机会;我们可能不是那个最优秀的,但是可以成为那个最认真的。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俞俊教授就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提了几点自身的体会。

 

1)面上基金申请经历。态度决定上限,尽早开始筹备;要多参与一些大项目申报,积累写作经验;多与同行进行学术交流。

 

2)撰写要求。基金不是工程问题,是为了解决科学、学术问题,以解决聚焦问题为主;选题要定位在有价值的问题,不要刻意“蹭热点”,要结合学术前言;主题要醒目、明了,最好有点神秘感;摘要部分要凝练清楚,是申报书的浓缩版,好好把握和利用;研究背景要开门见山,突出重难点,有解决方案;国内外研究现状要分类叙述,参考文献不宜多,但要覆盖全面(国内大专家的综述意见要引用到位);研究目标要解决科学问题;研究内容要突出重点、层次分明;特色创新与可行性方面要实事求是,勿夸大,研究方法要明确,研究基础要扎实;研究基础方面要罗列有显示度的内容,围绕项目相关的成果论文为主;要避免低级错误,排版要优化。


 (3)杰青等人才类项目的申报。题目范围不能太小,要能涵盖申请人过去5年的研究成果及未来5年拟开展的研究工作。摘要部分要突出所解决的科学问题,最亮眼的成果要有所体现。正文部分要有学术问题的高度凝练、突出重点,结合国内外知名专家的观点;研究成果要有影响力;成果应用要介绍有影响力的平台;拟开展的研究问题要力度适中,前后呼应。



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梁荣华教授就多学科交叉下的重点类科学基金的申报与评审谈了几点体会。

 

1)科学基金资助的基本格局。包括研究项目系列(以培育创新思想为重点)、人才培养系列(以培育创新人才为重点)、科研环节条件系列(以优化基础研究发展环境为重点)。

 

2)申报书撰写注意事项。区域创新:学科问题明确,学术水平较高,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重大仪器:支持原创的仪器设备研制工作,对科学前沿创新有价值,设计方案有创新性和可行性。

 

3)申报书的要点。申请基金的三要素,即创新思想、研究实力、写作技巧。待研究问题应该新意突出。要体现单一学科或多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内容:宜精不宜多,宜深不宜宽。研究队伍:每人不能参加两项及以上项目,不要盲目拉国外的研究人员。

 

(4)申报书中的主要问题。申报科学编号:选专家非常重要;研究内容过少就类似面上项目,研究内容太宽泛就类似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5)F06、F02重点项目实例介绍。




浙江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任奎教授介绍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项目申报评价体系。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是于1950年由国会创建的一个独立联邦机构,旨在促进科学进步,主要支持基础研究和人们创造改变未来的知识,其2021财年的年度预算为85亿美元,是美国各高校进行基础研究的联邦预算总额中约27%的资金来源。在数学、计算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许多领域,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是联邦政府支持的主要来源。任奎院长结合NSF项目申报的评价标准,对美国关于科研项目申报的一些情况进行详细介绍和对比分析,希望能对国内的一些项目申报有所启发。



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吴飞教授就学科交叉促创新研究暨教育信息类基金项目(F0701)申报进行介绍。他介绍了新时代科学基金资助导向四类科学问题属性,分别是:①鼓励探索,突出原创(0→1) :让新思想及时得到支持,鼓励源于科学家灵感的自由探索,强调首创性,使科学基金成为新思想的孵化器;②聚焦前沿,独辟蹊径(1→N) :扩展新的科学前沿,强调开创性和引领性,使科学基金成为科学前沿的牵引器;③需求牵引,突破瓶颈(N→1):破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科学问题,使科学基金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驱动器;④共性导向,交叉融通(1+X):以共性科学问题为导向,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使科学基金成为人类知识的倍增器。吴飞教授认为好的基金申请书是一部立体浑然呈现的精彩作品,环环相扣、相得益彰,要让评审专家在评审中有所收获,以“不虚此读、不虚此评”。为了写出好的申请书要广泛阅读,寻找和发现展开研究方向中的科学最强音;勇于思考,将散落的知识点聚沙成塔;申请书撰写中要精益求精、认认真真。吴飞教授以所主持的F0701代码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向在线教育的群体智能支持下人机协同学习研究”(2021-2025,编号:62037001)为例,介绍了基金项目撰写要点。



浙江师范大学智慧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浙江省智能教育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黄昌勤教授做了题为《AI与教育交叉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实践——兼谈F0701申报进行实战》的报告。

 

主要内容如下:

1)AI与教育交叉研究的理论思考。基于学习科学可清晰展望认知活动与社会过程AI理解等重要使命;认知科学理论、教育学与心理学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分别为AI赋能学、教、管提供了基础支撑;AI依托交互、协作与反思有效促进脑认知、具身认知与情境认知,坚持人本主义是AI与教育交叉应用的核心。

 

2)AI与教育交叉研究的方法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交叉融合,是一个由“知”到“智”,由“识”到“能”,由“会”到“慧”的升级过程。AI与教育交叉研究方法分为技术适配、赋能应用与教育实证三种,分别对应技术创新研究、融合应用研究与实证研究革新。

 

3)AI与教育交叉研究的三类方法实践。以其团队取得的三项研究成果:“AI支持下基于交互的在线学习同伴推荐”、“基于在线答题记录的可解释学生知识追踪”和“基于DL和贝叶斯的在线协作反思研究”,示例了技术适配、赋能应用与教育实证这三种交叉研究方法。


4)AI与教育交叉视角下的F0701申报。AI与教育交叉项目的选题需要从教育场景/现象中提炼出技术类问题,题目需明晰新颖,最好体现教育、技术与特色三方面的关键词;F0701项目撰写可坚持三二一原则,即组织好“三维度”核心内容,包括教育核心问题背景、科学创新(含关键科学问题、创新)、前期积累;注意好“两学科”(人文学科、自然学科)撰写风格差异,应以自科的撰写方法为主,可适当融入人文社科的研究方法设计;坚持“一视角”(评审专家视角)撰写风格,从整体布局、段落排版、文字表达与图表呈现等方面,尽可能为评审专家快速精准把握项目的教育问题背景、研究要旨提供最大便利。



本次会议由浙江大学肖俊教授主持,会议全程通过“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bilibili直播间、“学术世界”微信视频号和“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微信视频号三个平台进行直播,累计在线观看人数超过1.37万人。


会议回看方式

经报告专家授权,会议内容后续将陆续传至以下三个平台,欢迎点击关注,回看精彩回放。




今日编辑:陈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