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奖颁奖典礼现场,左三为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李玺)
4月9日下午,华为公司“难题揭榜”火花奖浙江大学专场颁奖典礼举行,浙江大学相关学者共获11个火花价值奖,其中,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李玺在人工智能推荐领域上揭榜难题,获得火花奖。
据悉,自2021年起,华为公司将产业中兼具商业价值和科学价值的挑战难题面向社会发布,鼓励高校教师踊跃揭榜,从中收获了很多具有价值的智慧火花。为表彰和感谢这批对产业界和科学界做出重大贡献的老师,华为公司特设立“火花奖”。
带着对“火花奖”的好奇,小编采访了李玺老师对这个奖项的感想。
李玺表示,在国家大力推进产学研融合的背景下,高校学者揭榜企业难题其实是相得益彰:通常企业做的研究更面向市场、相对落地。由于较大的业务压力,企业的研究人员往往是目标导向,而高校学者研究企业难题可以在相对自由的条件下补足目标导向任务的多元性和创新性,同时解决了数据不足、前沿软硬件设备环境不足等问题,面向具体业务,加强了技术落地性等。
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在华为总部“火花奖”颁奖典礼中谈到“有些科学太遥远,一步很难证明,过程正确也是好的。我们火花奖也不一定要有结果。”李玺对此深表赞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才受到世人认可。科学本身就是一个探索求索的过程:探索的一些东西现在未必正确,在未来却能验证其正确;而一些现在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手段在一段时间后却可能证明其是落后的。因此,只要遵守一个客观规律,能在过程中把它的价值发挥出来,不论是在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学术价值,还是社会价值,这都是有意义的。作为科研工作者,最重要的是要遵循科学规律,不断探索,过程可能是枯燥乏味的,但科学没有捷径,需要反复求证验证,正是应了屈原所说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