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繁星科学基金先进计算方向科研项目年度评审会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召开。基金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纯出席并担任评审专家,杨小虎教授团队、王跃明教授团队和吴飞教授团队的三个项目参加此次评审会。评审会由浙江大学发展联络办公室副主任、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满丰主持。
此次年度评审会是繁星科学基金各项目立项以来的中期重要节点。相较于上一年度,项目无论在研究进展上还是在科研成果上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会上,各项目组分别从项目阶段研究进展、取得的突破性成果和下阶段计划等方面,向学术委员会评审专家进行了详细汇报。答辩环节中,评审专家就各项目组汇报内容进行了提问、讨论和点评,对各项目组研究进展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项目后续开展提出了方向性建议。
陈纯表示,繁星科学基金是企业和教育跨界合作的新公益模式。近两年来,基金不断提升资助效能,补齐基础研究源头供给短板,为深耕基础科学研究、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持续提供助力。他希望,被资助的科学家们继往开来、勇攀高峰,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勉励各项目团队在专注科研本身的同时,也要积极回馈社会、为人类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基于超大规模时序关联图数据的图推理机》
杨小虎教授团队
项目发布了繁星星图数据集和时序图查询语言扩展S-Cypher,设计实现时序动态图分布式训练框架StarryGL和开发编程平台——繁星星图平台。
发布繁星星图数据集。繁星星图数据集是目前节点和边规模最大,模式最为复杂的超大规模时序关联图公开数据集。
发布繁星星图时序图查询语言扩展S-Cypher,增强了时序数据操作的便利性,并有效保证了时间约束的存在。
发布繁星星图平台v1.0并投入使用。平台是以时序动态图分布式训练框架StarryGL为核心的超大规模时序图推理编程开发平台。
《重大脑认知障碍的闭环神经调控》
王跃明教授团队
提出了全新的基于数据驱动的刺激-响应动态建模方法并设计了优化预测器,准确预测了时变电刺激过程中脑信号的实时动态响应,为闭环抑郁调控奠定了算法基础。
临床探索自适应深部脑刺激技术,自主研发了读写同步的神经芯片,相比Intan芯片电荷守恒性能优化50%以上,基于该芯片研制了6通道高精度闭环DBS微系统,已植入1例临床重度抑郁患者(HAMD-17超过20),约300天后临床诊断基本康复(HAMD-17在7以下)。
《端云协同的分布式机器学习系统》
吴飞教授团队
针对移动端多元化智能产业应用,自研了首个覆盖研发期、部署期和运行时的产业级端云协同学习通用系统洛犀-瓦力(Luoxi-Walle),支持300多种学习任务日均超过1000亿次调用。
开放发布了教育和司法垂直领域大模型“智海-三乐”和“智海-录问”。“智海-三乐”教育大模型今年9月为全国12所高校开展计算机领域本科教学改革试点工作计划(简称101计划)核心课程《人工智能引论》教学中应用。智海-录问作为法律领域的大模型,不仅可以为法律从业者提供法律问答、知识检索增强问答、案情分析、意图识别、推理决策、法律文书生成等多项法律辅助服务,而且已经在一些公共平台上公开共享,吸引了超过13000次的使用和1300余次的下载。相关技术服务于“12348”浙江法网,目前已经提供了超过20000次问答服务。
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繁星科学基金
2021年3月,繁星公益基金携手浙江大学设立“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繁星科学基金”,共同致力于计算与生物、医疗、农业、食品等交叉领域的前沿科学和基础研究方面的探索。基金以“计算+生物医疗”“计算+农业食品”和“先进计算”3个创新实验室为载体,支持科研团队开展前沿的、具有突破性的科学研究项目,旨在取得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通过科技创新创造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