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诺贝尔可持续发展信托基金(Nobel Sustainability Trust)举办了央行数字货币国际协作组织(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Collaboration Organization/CBDCCO)成立仪式。在成立仪式上,浙江大学教授、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计算+金融”创新实验室副主任文武正式担任央行数字货币国际协作组织总干事,负责日常管理与全球运营。诺贝尔可持续发展信托基金会主席彼得·诺贝尔,美联储、OMFIF、国际电信联盟、eCurrency等多家金融机构的代表出席会议。
CBDC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央行数字货币的统称。CBDCCO的前身是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ITU)下属的法定数字货币焦点组(Focus Group on Digital Fiat Currency)。该小组成立于2017年,央行数字货币(CBDC)一词源自于此。共计有来自于40多个包括G7在内的各个国家央行及多个监管部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清算银行(BIS)、国际电信联盟(ITU)、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国际组织,Visa、Mastercard、PayPal等支付机构,金砖银行等多个银行及其主要金融科技公司的现任/前任政策、行政及技术负责人及专家,共计140多人参加日常工作。曾下设三个工作组,分别为CBDC的监管和经济影响、CBDC架构和标准及CBDC安全。由不同的专家团队研究并撰写了诸多报告,为全球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发展提供了指导性的文件,起到了历史阶段性的贡献。担任CBDCCO总干事的文武教授是牛津大学计算机系博士,ITU法定数字货币焦点组的创始主席,曾在数家财富500公司任职首席科学家等职务。作为首席安全架构师,文博士领导了美国联邦政府的身份认证项目的技术集成工作并为其成为联邦政府标准(FIPS201)作出了最重要的贡献。文武教授于2011年共同创立全球第一家专门为各国央行提供法定数字货币解决方案的公司,并已在多个国家商业运营。
此次,法定数字货币焦点组在诺贝尔可持续发展信托基金的全力支持下,升级建立为独立的全球一级行业组织——央行数字货币国际协作组织,主要目的是:在全球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推动各国央行数字货币的跨国协作及应用,新一代数字结算清算体系的建立,全球技术与研究的融合及更广泛的反洗钱反恐融资的执法合作。诺贝尔可持续发展基金将对于支持CBDC事业及其帮助促进全球央行在数字法定货币方向的协同发展作为人类数字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并将为“央行数字货币国际协作组织”的成立提供法律注册、财务、办公及其他多种资源的支持。
会上,新成立的CBDCCO主席,2022年诺贝尔可持续发展信托基金奖得主、世界可持续发展标准组织总干事吴征博士发表了主题演讲,宣布了该组织的七个目标:(1)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中央银行之间开展对话,以支持可持续发展目标;(2)支持中央银行以及国际清算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建立融合与统一的创新数字金融基础设施;(3)推动将数据资产纳入现有会计准则;(4)推动CBDC技术对现实世界资产(Real World Asset /RWA)的应用与管理;(5)建立支持更有效的全球碳资产测量和登记的数字基础设施;(6)支持调整不同CBDC解决方案的技术标准;(7)鼓励在可持续发展项目中使用创新技术来实现更好的监管目标,如AMF和CTF。
彼得·诺贝尔代表诺贝尔可持续发展信托基金会在会上强调了将可持续性融入未来经济结构的重要性,他认为数字货币与可持续发展的结合,可以重建和重塑我们的金融体系。他相信诺贝尔可持续发展信托基金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能够在CBDC技术的支持下,提出更多的创新型解决方案,推动全球可持续事业的发展。
活动最后举行了圆桌讨论,与会专家共同讨论了CBDC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特别是其在可持续发展项目中的应用。未来,诺贝尔可持续发展信托基金将邀请更多的组织和政府部门加入CBDCCO,并推动各国建立可持续和包容的金融体系。